自12月1日起,北京市将实行六项医保利好新政,聚焦分级诊疗和医养联合政策落地实行,详细包含扩展基层医保用药范围,增加社区门诊就诊报销比例,四类慢性病患者开具的优点方能够报销,上门医疗服务和树立家庭病床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内容。
专家以为,推进医保制度改革,施展医保的引导用处,是增进患者有序流动,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和医养联合的重要杠杆。
利好 北京六项医保新政出台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日前召开新闻公布会,宣告自12月1日起,北京市将集中推出六项医保利好政策。一是社区可实施大医院药品报销范围。据介绍,如今,北京市大医院药品报销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种类为2510种,社区药品报销种类仅为1435种。12月1日起,社区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将完成一致。
二是职工在社区就诊时个人累赘减轻。如今,北京市参保职工在大医院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70%,假如参保人员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报销比例可达到90%,个人医疗费用累赘显著减轻。
三是慢性病患者长久用药,削减开药次数,对高血压、糖尿病、冠芥蒂、脑血管病等四类慢性疾病患者,相符病情稳固、长久服用同一类药物等要求的,卫生计生部门明确社区医生能够依照慢性病管理的有关要求,开具不超出2个月量的常常应用药品。相符上述要求的优点方药品费用,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
四是医疗机构上门服务医疗费纳入医保报销。通过巡诊等方法展开居家上门医疗服务,产生的医疗费用相符医保规定的,由医保基金予以报销。
五是家庭病床医疗费纳入医保报销。医保政策积极鼓励和赞同社区为老年人树立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机构为参保人员树立医治性家庭病床的,依照住院的规定报销,报销起付线下降50%,由1300元下降至650元。另外,医治性家庭病床能够转往社区卫生机构或大医院,大医院也可下转到家庭病床,完成双向转诊,并视为连续住院,不再另收取家庭病床起付线。
六是医疗机构转诊转院报销更加方便。参保人员因病情要求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转诊转院的,产生的有关医疗费用,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并且转院不受个人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只如果本市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都能够报销。
“上述六项利好政策,都是环绕怎样方便老百姓居家和就近就诊用药来研究制定的,更重要的是,新政策通过充足施展医保的调理用处,将进一步增进医养联合和分级诊疗的落地。”北京人社局医保处处长孙德尧在接纳《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北京全市共有2188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有1482家,占所有定点医疗机构总数的67.7%,已经构建了社区医疗网络,方便大众就近就诊。
推进 强化医保杠杆助推分级诊疗
据了解,分级诊疗如今已经在事实上被确定为本轮医改的第一要务和重中之重。而充足施展医保政策的调理用处,实行“三医联动”,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重要办法。
2017年将成为分级诊疗推进的关键时间节点。依据已经确定的时间表,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系统慢慢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构成,优良医疗资源有序有用下沉,表目前核心的任务量要求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在这一过程当中,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完善住户医保门诊兼顾和不一样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恰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将相符要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是增进患者有序流动,并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实行的重要杠杆。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社保和卫生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以进一步施展医保调理用处。如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日前公布了《关于施展医保调理用处推进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问题的告诉》,提出扩展社区等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药品报销范围,增强不一样医疗机构用药报销对接,赞同医联体建设,增进社区卫生机构发展等内容。四川省《关于稳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行看法》也明确,完善不一样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进一步拉大不一样品级医疗机构起付线差距,恰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对相符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能够连续计算起付线,提升赔偿比例。扩展患者就诊选择面,方便患者就近诊疗。
“社区鉴于服务能力等缘由,患者去得比较少,所以在医保报销上,北京市此次在处方开药量和报销比例上做了调整,引导老百姓更多的乐意慢性病、小病小灾去社区,疑问病,重大病到大医院,同时双向转诊和报销渠道都更通行,这都将有益于分级诊疗的实行。”孙德尧表示。
在如何施展医保引导用处推进分级诊疗,处理大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尚红建议,医保要树立推进分级诊疗的鼓励性政策,关于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相应能力内的医疗费用报销,可不受医保预算总额的限制。鼓励部分地方摸索将固定额度医保基金划拨给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州里卫生院、诊所、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以鼓励竞争,提升质量和效率。同时,建议将日间手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树立低品级医院首诊患者转诊仍享用高比例报销制度。
摸索 医养联合尚需废除医保瓶颈
跟随我国老龄化水平进一步加深,养老、医疗需求陆续增长,“医养联合”形式有希望成为老龄化中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冲破口。截至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其中数目宏大的老年人得了慢性病,还有快要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这让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在一起的趋向愈来愈显著。
医养联合是一种医疗和养老相联合的新型养老形式,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提供连续性的养老服务,也能提升医院床位的周转率。卫计委表示,2017年要初步树立医养联合的政策系统和标准标准。
可是,统计显示,我国医养联合满足率仅为15.9%。有专家表示,医保政策瓶颈已成为阻碍这一养老新形式发展的最大障碍,亟待厘清有关标准,废除发展障碍。
为减缓这一问题,各地展开以医保增进医养联合的有益摸索。如今,重庆等地摸索的“医养联合”养老新形式,既能减缓病人长久在医院“压床”的情形,也能处理老人在养老过程当中的医疗问题。
如北京市提出“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的,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置社区照料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将医疗机构上门服务医疗费和家庭病床医疗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能够在必定水平上满足养老‘9064’的要求,防止老年人频仍往复于医院和住所、养老机构之间的费事,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要求。其实都是为顺应新形势变化作出的医保政策调整。”孙德尧表示。
“想发展医养联合,就得有配套的医保政策。”一名受访专家表示,将来应鼓励与现有相符医保定点要求的医疗机构签署协作协议,采用走医保绿色通道、巡诊和按期上门服务的方法满足养老机构的医疗需求。(李唐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