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因服务便利,价格实惠,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选择网购,网购内容非常丰富,从一般日常生活的衣服、饰物、食品、电影票、玩具到各种电子产品、小型家具、小型家电,网上购票、网上预订住宿、酒席等包罗万象。去年,温州城镇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人均支出131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20%的高收入家庭,人均网购支出为369元。
网购如此火爆,却没让本地的卖菜网站分到一杯羹,这是为什么呢?
“卖菜网站在温州发展不良,这主要与温州年轻白领的生活方式有关。爱吃饭摊,爱到父母家蹭饭,温州年轻白领的生活方式是网上卖菜市场很难打开的原因之一。”婆婆妈妈生活网的陈经理说,选择网上买菜的一般都是双职工家庭,白天上班没空去菜市场,才会依托网上的便利下单。可温州白领虽爱淘宝购物,却不爱上网卖菜,主要是平时生活中很少买菜,年轻人的小家庭,平时不是在父母家吃,就是去小饭摊上吃,这从市区大大小小的饭摊生意红火中也可以看出。
另外,市民对买菜网站的陌生也是市场难以打开的因素。“网站需要推广宣传,才会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对网站经营者来说,也是笔不少的开支。在没有盈利情况下,持续的投入就有些捉襟见肘,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一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没有眼见为实的情况下,顾客会怀疑商家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我们开线下实体店,也是增加信任度的一种办法。”亲亲买菜网的林少龙说,让进店购买的顾客知道,同样品质的食材也可通过网上下单配送到家,不断积累客户群。益民之家则主要通过公司的公益性项目“平价菜进社区”,利用每周到几个社区开设“流动菜市”的机会,宣传网站和电话预订,招募会员,现在固定会员已有200多人。
在消费者眼里,网上买菜有利,自然也有弊。在银行上班的市民徐女士说,“我曾尝试过网上买菜,看起来方便,实际上也不方便,有的网站要提前一天预订,我也不知道第二天是否有事,有时候刚好得空,想在家烧菜,临时在网上预订就来不及。”
市民杨女士说,虽然自己现在是淘宝一族,家里啥东西都是网上购买,不过,买菜还是习惯性地去菜场。“每次进菜场,都会在摊主热情的招呼下多买一些,这样有人情味的实体体验也是网上买菜无法提供的。”
另外,网上卖菜与农贸市场相比较,虽然少了一些中间环节,可使菜价成本降低。但是对经营者来说,这些省下的成本大部分补贴给了物流。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也使网上买菜的吸引力打了不少折扣。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目前卖菜网站想要盈利比较困难。不过,投资人对其前景还是非常看好。“亏损是起步阶段的正常反应,我们准备好100万元的亏损预期。目前,最主要的是改善服务,推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配送模式,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亲亲买菜网的负责人林少龙称,就市场需求而言,网上卖菜的市场前景可期待,等大家都习惯了像上淘宝买东西一样上网买菜,成交量上去了,就有盈利的空间。
“市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80后、90后新组建的家庭选择自己烧菜的一定会越来越多,这些人本身就是淘宝一族,已习惯于送货上门的便捷。只要我们做好服务、保证品质,发展趋势肯定不错的。”姚女士也有同感。今年30岁的市民吴女士,原先是饭摊一族,现在为了孩子吃得更健康,叫了一个钟点工专门烧菜,不过,因为自己没时间上菜场,她家的食材都是通过网上预购的。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